曼大规划与环境管理博士孙冰:读博本质上是批判性思维的提升

2022-05-06 14:09

640.gif


“读博”读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最显著的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 博创人物: 孙冰


首期“博创沙龙”活动中,曼彻斯特大学规划与环境管理博士、碳启城创始人孙冰博士结合他自己的创新创业经历分享了他对博士职业发展规划、科研方向选择等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读博究竟读什么?

“读博”读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最显著的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提升。创新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包括博士科研、成果转化,也包括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因为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我们才能够从不一样的维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理解。目前,博士群体是国家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我认为这样一个一百万人的群体应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来,主动引领各个行业的发展


博士科研课题是否要偏向新的领域和方向?

我认为这并不是必要的。学科建设一定是滞后于新的概念和方向的,所以首先需要踏踏实实地把学科知识基础打牢,在此基础上尝试一些跨领域或者跨界的探索。


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研究方向选择经历。我的导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驱和奠基人,他更加偏向以政治哲学、政治地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索。作为他的学生,我的研究方向不可避免地会被引导着向这些方向走。但因为我曾经的职业是规划师,所以在课题选择上会更加偏向创新发展的研究。最终我也非常坚持自己的选择,因为这是基于我对行业和社会发展的认知而做出的选择。


过于“小众”的研究方向在行业应用、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海归博士一定要尽量结合国内行业的发展趋势去创新,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地进行结合,西方和东方的理论研究也可能达成更好的共识。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追逐热点,对于热门的研究方向我们始终应该保持批判性的思维,理智地思考它到底是否建构成为研究方向,因为很多方向也许只适合停留在讨论层面,而不能上升至研究层面。


“硬科技”研发回报周期非常长,博士应如何坚定自己的选择?

我认为在面临这种情况时首先要进行战略性的判断,那就是这个研究到底有没有“用”。我这里说的是否“有用”是指在产业应用落地上是否有可能性,也是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以致用”。有人曾经说过,60%-70%的论文都是为了另外20%-30%“有用”的科研所做的铺垫,所以我们一定是尽可能地去往这20%-30%的方向上去探索和创新。但同时我也认为各类政策是需要有包容性的,不应过于强调“硬科技”或者“有用”的文化,而是需要为科研创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探索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