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助理教授区光烽:"think outside the box"需要科研以外的尝试和探索

2022-05-13 16:19

640.gif


博创人物:区光烽,东京大学博士,东京大学助理教授,第四届深圳市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决赛第四名,春晖杯留学生创业大赛优胜奖。研究方向为高新混凝土材料及抗开裂性能检测设备的研发。


大家好,非常高兴这次能够参与这次曼研院的活动,与其说这是一个分享,更多像是一个心得的交流。因为其实很多人读博的动机和面临的情况都是很不一样的,这样会导致我们每个人对博士的看法会有些不一样。那么我今天讲的是读博期间我们能发掘的一些发展机会,更多是关于科研以外体验的思考。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海外留学历程:2016至2017年我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之后在香港工作了一年;在2018年至2021年,我在东京大学读博;从2021年9月至今,我在家乡佛山当地的一个公司担任技术顾问,同在另一家公司担任监事和技术总监;在今年5月,我会回到东京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从留学开始我做过很多不一样的尝试,所以希望能够在科研以外的探索上给大家一些启发。


香港求学和就业

我想先分享一下我在香港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可能对正在考虑去香港读书的学生会有帮助。首先,香港整体上环境非常开放,能够包容丰富多元的想法,鼓励个人去进行不同的尝试。香港地区的大学和海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很相似,学术交流和就业机会资源都是与国际接轨,非常多样丰富。同时,香港地区科研团队的合作氛围和机会很好,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的学术机构或是团队都很乐意来香港合作交流。此外,香港的大学在论文发表上也有很高的产出,科研实力雄厚,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很大的发展。最后,这里学术科研以外的社团活动非常丰富,通过这些社团活动可以建立人脉,也可以更好地探索科研成果应用的可能性。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在香港就业的体验。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在香港居住的地方通常是比较狭窄的,尤其是港岛地区,租金也比较贵,因此在香港就业需要考虑它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的特点。但是,香港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模式也是更加多样的。疫情之前,香港地区的高校和国外的企业都会有比较紧密的合作,能够为你提供机会去接触不一样的人,也因为这些人你可能会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所以我非常建议大家在读博期间尽量多地参与企业的求职分享会,多去认识一些不一样的人,这样才能为自己之后的选择带来多方面的考量。


640 (10).png


东京读博生活

我的博士项目是在东京大学完成的。东京相对于香港来说在生活节奏上是相对比较轻松的;学术氛围整体和德国有相似之处,更加注重考量学术的严谨性和逻辑体系,而不是这个研究能够带来多少论文产出;东京也有许多丰富的社交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能够对日本的文化有不一样的了解,也会通过当地人去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虽然读博期间应该更加关注自己博士研究课题之内的一些东西,也或许得益于南方生意人的想法,我们时常警醒自己应该“always think outside the box”,因为你的人生未来可能继续走科研道路,也可能不是。如果你想要拥有更加发散丰富的想法,你可以通过参与一些社交活动来实现。读博过程中,我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感到迷茫,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就是永远不要放弃尝试,即便是在家里也可以多参与一些线上活动,认识不一样的人,收获不一样的想法。


640 (12).png

创业大赛经历

在创业方面我也有过一些探索。我曾经参与过深圳市创新创业大赛的国际赛,获得过行业决赛第四名的成绩。参加深创赛最主要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索自己项目和课题的未来发展前景,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尤其是创业大赛中的投资人,他们会投资分析的角度来分析项目是否可行是否能盈利,所以能够引导你去思考,再进一步回到研究上去调整侧重点,这样的交流合作可能会给项目带来一个质的飞跃。另外,我也参加过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在这个活动中,同一个专业领域的中国留学生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短短一星期内能认识这样一群从事相关专业和研究的人,有一些想法上的碰撞,因此这个比赛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


个人科研成果应用

我的科研课题主要是混凝土相关研究。在很多混凝土结构中,比如桥梁、隧道以及大坝等,混凝土内部是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小裂缝,会对结构使用的安全性能带来影响,比方说漏水、钢筋锈蚀、结构开裂或倒塌。市场上的一个施工工程,在前期花费了10亿元的施工成本,如果结构一旦开裂,后期可能会再产生5至10亿元的维护费用。因此,后期每25年或每50年拆建一次,就会有数十亿元拆建费用的差别。考虑到这个市场背景,我们团队主要从事的是抗开裂性能检测设备的研发。团队的一个师兄此前在清华大学参与研发了第一台温度应力试验机,之后的十多年在不同地方完成了各个机型的更新迭代,全面优化各种性能。我读博的项目也是进一步优化这个检测设备并利用这个设备去研发更好的混凝土材料,目前它在精度以及控制性能方面都具备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


Research

640 (14).png640 (15).png


土木工程是一个很传统的学术和工程领域。在这个传统领域中,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往以经验为导向的材料研发阶段,有时候可能寸步难行。研发材料日新月异,它在10年、20年之后很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团队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做出一个全面可靠、适用性广泛的检测设备或手段,这样无论之后无论研发材料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都需要依靠这个检测手段来评判材料的性能。同时,材料配方在未来的优化发展也能通过这个检测仪器进行研发


依托这个检测机器,我们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抗开裂材料,被成功应用在日本和深圳的两个项目中。在日本高架桥项目中,这个材料能够降低桥体重量,节省钢筋量,最终能在造价上节省5%-15%,也具备比较出色的抗震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在深圳防水墙项目中,相对于市场现有的一般施工工艺来说,这个材料的漏水和渗水情况会大大减少,可见裂缝的数量以及宽度也会明显减少,在10万平方米的工程项目中能够节省约2000万的工程成本


职业规划建议

我想结合我自己以及身边朋友的经历,分享一些我对于博士职业规划的建议。首先,对于想回国参加教职的小伙伴,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必要的,同时也需要项目、资源和平台的优势。如果你在毕业前不去主动寻找和联系国内的老师去进行提前交流和合作,可能回国就职就会比较被动。


关于企业就职,我觉得需要注重三个点,第一个是要拓展资源,第二个是要培养社交能力,第三个是要让专业研究从研究层面下沉到应用层面。在企业和高校的思考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不能让自己陷入一个思维上的困境,觉得我们研究发了多少论文,因此我们的研究有多好,反而更需要思考这个研究在应用层面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应用价值


最后,如果想要创业,你需要有资源和想法,碰到机遇的时候要能够把握,并且要有很强的执行力,不能轻易地被动摇。我自己目前在创业过程中也面临着执行力上的一些阻力,但是我相信有时候创业就是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想法,也希望能在之后与同行者一起继续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吧。